当前位置:首页 > 信息资讯 > 脱贫攻坚专题 > 扶贫新大陆
2020-11-04 20:12:24 

扶贫新大陆

——记辽远集团董事长郑新和


林志霞

 


       半夜时分,有两个人送我回家,一个吹着笛子,一个举着蜡烛。据说,这个举着蜡烛的人,就是普罗米修斯。这场景,不由得引发人们的幻想,夜半,摸索前行的路上,茫然之际,忽然发现了前方一缕烛光,将是怎样的感动和激动?!

然而,这幻想在生活中变成了现实,就发生在扶贫路上。一个年轻有为的企业家,凭一颗金子般的心,点燃了扶贫之灯;以一腔赤子般的情怀,照亮扶贫之路,温暖着贫困百姓的心窝。他,就是辽远集团董事长郑新和。

“郑和七次下西洋,我郑新和努力寻找扶贫新大陆”。初见郑新和,这位七零后的东北汉子,比较幽默又不失文雅的进行了自我介绍,令人心升亲切感。

郑新和,出生于朝阳孙家湾乡普通农村家庭。青年时代,步入下海经商的大潮,经营桶装水、产、销自行车、电动车等,凭着聪明才智和一股勤劳肯干的韧劲,成为商界的精英。同时,他好善乐施,扶贫济困,时刻不忘为百姓着想的初心,牢记为众人谋福利的使命,被当选为朝阳市政协委员、龙城区人大代表、龙城区工商联副主席。

谈论起扶贫,郑新和立刻充满了壮志豪情,他马上介绍起在乡村的产业扶贫。龙城区联合镇大三家子村属于比较贫困的地区。各级领导看在眼里,痛在心上。龙城区委区政府领导经过多方考察和研究,决定找有奉献精神、甘于为百姓做实事做好事的企业家在这里搞项目建设。经过精挑细选,选定了辽远集团董事长郑新和。郑新和欣然前往并做出承诺,他说,只要是有利于百姓的事,就是我人生的一件大事。我们挣钱为了啥,就是为百姓谋福利。于是,他开始深入农村,带领一方百姓实施产业项目建设,引领百姓寻找脱贫致富的“新大陆”。

  产业扶贫志存高远   项目建设初见成效

习总书记曾说,产业扶贫是增强贫困地区内生发展动力的重要抓手。产业是脱贫之基、富民之本、致富之源,是增强贫困地区“造血”功能、帮助群众就地就业的长远之计。鉴于此,郑新和决定把农业项目做成产业化,以保证农民的收入稳定,留住更多涌入城里打工的人,形成自然的消费群体和体系,实现乡村振兴。

未雨绸缪,做好规划。辽远集团成立农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紧紧围绕“精准扶贫、百姓受益”的宗旨,做出了产业项目的详细扶贫计划。计划投资1.2亿元,在大三家子村建成朝阳农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香菇产业园,实施现代化香菇种植基地项目。产业园包括品种试验示范区、工厂化菌棒菌种生产区、物联网周年化发菌出菇区、精品包装加工区、旅游休闲体验区、培训检测办公生活区6大核心板块。同时,公司确定了三年发展目标,即第一年,干给农民看;第二年,带着农民干;第三年帮着农民赚。推行“企业+加盟园区+农户”的商业运营模式,即公司负责园区统一基础设施建设、统一生产菌棒、统一技术指导、统一收购产品、统一园区管理,入驻农户分散经营、独立核算。  

于2018年7月,郑新和率领辽远集团农发科技有限公司一班人,深入田间地头,在联合镇大三家子村村委会的协助下,开始投资建设。项目落成后,公司通过请进来和走出去的方式实现培育技术的过关。一是高薪聘请河北平泉的高级技术员为公司技术总监,带来先进香菇种植技术和经验。二是公司经常组织技术人员前往各地参观学习。在栽培香菇的过程中,注重“引进”和“改进”。引进适合朝阳地区栽培的香菇品种。多地引种,筛选适宜菌种。改进鲜菇筛选工艺,提升产品质量。

项目实施,已见成效。项目落成的第一年,生产香菇菌棒500万袋,产出香菇 4000吨,安置本村及邻村农民工100人左右,人均年收入达到3万余元。为此,辽远集团农发科技有限公司在这里唱响了三部曲:租用农民土地,让农民失地不失业,唱响就业曲;公司为入驻农户提供保底收入,而且每年都会得到入股分红,唱响丰收曲;每年从三月的出菇期直到十月份,公司为农民提供充足的收益期,每天都有工资报酬,唱响了致富曲。农民就近就业,吸引回许多入城打工的年轻人,村子里逐渐减少了留守儿童的数量。2019年,公司投资2000多万元,建棚100栋,生产香菇菌棒100万棒。受益农户达到300多户,受益人口500余人。同时,为大三家村集体增收10万余元。              

 科学施策注重发展   精准扶贫讲究内涵

 在扶贫产业的选择上,郑新和总结,确保农民产业收益,需要实施科学施策。结合乡村具体情况及产业特点,要做到坚持四个原则,即“特色化布局、差异化发展、限量化生产、多元化覆盖”。实际上,这四个原则的核心,是不仅要做到因地制宜,还要做足做强特色,以避免同质化发展导致恶性竞争,在产业体系设计上可以讲求关联配套,但一定要形成良好的产业生态。因此,特别需要讲求以销定产。贫困地区的农民创业,承载失败的能力相对来说更弱。为避免产销问题影响农民的积极性,走出一条“品牌开路、标准化管理和以销定产”的路子。面对联合镇目前香菇大规模发展的情况,把开创品牌和实行标准化管理放到首位,这样不仅在同质化冲击中维持自己较高的效益,还可帮助其他菇农化解一定的危机。

产业的良性发展有效促进扶贫工作。郑新和认为,所说的扶贫有两个核心,一个是扶事,一个是扶人。但两者的前提,首先是要做的得当,即在更高层次上实现‘精准’。扶持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精准,脱贫成效精准是扶贫工作的核心。精准扶贫的‘精’是精确的意思,再拓展一下‘精’字的内涵,即扶贫不仅要精确,更要精细、科学。

扶贫与扶志扶智紧密结合。帮扶村民要树立脱贫的信念,这是扶志。同时,要引领村民由“精细”到“精明”。有些贫困地区搞“一村一品”效果显著,但是因为全村都种果树了,农民还得拿出钱来买粮买菜吃,无形之中增加了农民生活很多成本。因为不种菜,菜价贵时有的农民干脆就选择了不吃菜或少吃菜。因此既要帮百姓填满“菜篮子”,也要让百姓抓紧“粮袋子”。曾经有一个企业家准备到一个村发展有机小米,需要流转300亩地。当地有的村民知道之后,连夜在自家地里种上了树,目的是为了多要点补偿款。结果这位企业家被吓跑了。这是村民看眼前个人小利而舍长远大家利益的表现,也是缺乏致富智慧的反面教材。因此,郑新和决定,帮人要帮心,让农民舍“小账”算“大账”,引导他们建立起智慧的思维方式,引领大家树立共同致富的信念。郑新和将“精准扶贫”中的“精准”喻为中医点穴治病,识穴为先。做扶贫工作须把功夫先用在深入调查、认真分析上。在具体工作上,讲究精准施策,因地制宜、因户而异、因人而异。

注重科学发展,注重精准施策,郑新和在扶贫工作中,不断提高自己的认识,不断探讨扶贫的方式方法,切实同百姓们一起阔步走在扶贫攻坚的大路上。因此,他结合实际情况,带领农发科技有限公司成员,在经营模式上实行了入驻户“购袋经营、合作经营、领养和务工取酬”四种精准扶贫模式,实现了农户“零资金投入、零风险经营、零距离就业”的精准脱贫。

扶贫济困福泽百姓   一心为民香飘溢远    

情系贫困百姓,汗洒一片热土。几年来,辽远集团旗下的农发科技有限公司在联合镇大三家子村的这片热土上,率军者,披坚执锐;执戈者,战无旋踵,打造了一片脱贫致富的喜人局面。联合镇西房申村贫困户谢秀学逢人就夸,董事长郑新和是我们家的大恩人呀,共产党好,国家政策好。时光回到几年前,谢秀学家里有个身患重病的老人,为了给老人治病,不但花光了家里的所有积蓄,还欠下不少外债。一家人生活全靠谢秀学务农及农闲时节就近打零工。有时候找不到活干,急的谢秀学常常夜不能寐。困窘的家境,卧病在床的老人,在外求学的学生,每一笔费用都是不可省略,可是,找不到活干的谢秀学,挣不到钱,养不了家,一筹莫展,心如刀绞。一次半夜,邻居竟然听到了一个被生活所迫的男子汉抱头痛哭的声音。公司了解了他的情况后,立刻给他安排了合适的岗位。上班第一天,他紧紧握着董事长郑新和的手,激动得说不出话来。谢秀学上班了。因此他既能就近就业挣钱,又能照顾家里的病人。因老人的病得到及时治疗,逐渐好转。谢秀学谈到脱贫,竟然老泪纵横,哽咽着说,“我在家门口上班,每天能挣一百多块钱,还能照顾家,这真是太幸福了!”这是一个贫困农民满怀感恩的肺腑之言。

扶贫路上,还有一位念念不忘恩情的村民,他是联合镇大三家子村刘念,原来他常年远在外地建筑工地务工,家里人非常惦记他,在一次通电话时,他的孩子说,爸爸,你要是能在家附近上班多好。刘念听着孩子稚嫩的声音,禁不住心里一酸,泪水夺眶而出!是呀,在家附近上班多好,既能挣钱养家,又能照顾家人。这是刘念及家里人的一个美好梦想!然而,这个美好的梦想在辽远集团旗下的农发科技有限公司的帮助下成为现实!公司通过村里介绍了解到刘念的情况后,立刻招收他到公司上班,刘念抱着试试看的态度在公司干了两个月,满面笑容地说,“我工作的地方不但环境好,而且按时发放工资,还发放福利,以后终于可以在家工作了,我们一家人的美好愿望终于实现了。”
      当然,农发产业园为大三家子村及周边邻村许多村民提供了就近就业机会,让许多村民乐享产业扶贫带来的幸福。

农发科技有限公司带领当地老百姓开辟出了扶贫致富的新天地。公司2019年全年直接带动农户200户增收,新增就业人数达350人,人均年增收1.2万元,真正带动农民走上了脱贫致富之路。

然而,对于辽远集团来说,香菇产业的实施,是入不敷出的产业,通俗点说,起初还是一项赔本的产业。集团一半的人员都在旗下的农发科技有限公司,所有开销由辽远集团付出。包括产业的运转,农民工的费用等等,尚需很大一块资金。郑新和靠以项目养项目的方式来保证这项产业的正常运营。谈到为什么做这项赔本的买卖时,董事长郑新和非常认真地说,人,不能为自己活着,钱财乃身外之物,还有比金钱更重要的是,人生的价值和意义。为老百姓做点什么,这是我心中的一份责任和义务!

送人玫瑰,手有余香。此时此刻,郑新和办公室里的那些 “龙城区五一劳动奖章,优秀工会之友,工商联优秀会员、农发科技有限公司为龙头企业”等荣誉证书尤其亮人眼球,那是他一心为民的真实写照。

在扶贫这条大路上,郑新和一直大踏步走在前列。在攻坚这一环节,他始终深入最艰难的地方。他,心里装着百姓,尤其牵挂着贫困百姓。“为什么我的眼中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的深沉。”这凝聚着企业家郑新和热爱家园、致力于扶贫事业的满腔深情,也彰显了一个生于斯长于斯的赤子之爱民情怀。

目前,农发园区在外观上按着“清洁农业、绿色发展、美化绿化、棚室标准、规模经营,布局合理”打造,在内容上实现“创新机制、农业升级、农旅一体、带动农户,精准扶贫、乡村振兴”的发展理念,在推进中发挥科技示范、市场引领、效益驱动的作用,打造成为全国“可学可用可复制可推广”园区建设模式。2019年,出菇期采摘的优质香菇,打开广阔的市场,远销天津、上海、广东、深圳等地,并出口到韩国、日本。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向前越。提到下步打算,郑新和信心满满。他说,脱贫攻坚是重点,乡村振兴是永远。为了让百姓持续享受香菇产业带来的收益,还会发展壮大村集体收入新的合作模式,实现村集体收入最大化,计划在未来2-3年内,再投资6000万,加大香菇产业深加工项目。打造香菇产品深加工、休闲娱乐、观光采摘、电子商务等多功能的农业园区化,园区景区化,农旅一体化的综合园区。拓展农业多种功能,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增加产品附加值,延长产业链条,助推乡村振兴。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黄沙始到金。振雄心抒壮志脱贫豪杰初奋起,破奇关踏险隘致富事业已腾飞。在脱贫攻坚的大潮中,一个充满为民情怀的企业家,凭满腔热情和拳拳爱心,点燃自己心灵之火,如普罗米修斯,给人们送来光和热。在那片辽阔的沃土上,孕育出一株株菌菇,香远益清,醉人心脾!

 

(朝阳市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征文作品)





朝阳作家网简介 | 管理人员名单 | 投稿须知 | 联系方式 |
主办单位:朝阳市作家协会 版权所有 Copy right by www.chaoyangzjw.com
地址:朝阳市文化路三段4号 联系电话:0421-3605066 | 辽ICP备16005362号-1
朝阳市网站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