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双塔区桃花吐镇有一座巍峨、高大、挺拔、俊秀的桃花山,山上有合法的宗教场所,香火旺盛,远近闻名。每逢农历三月初三和九月初九是传统的庙会,当日,赶庙会的达几万人,就连素日上山许愿、踏青、游玩的也络绎不绝。虔诚的人们在山上祈祷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就在这座美丽的桃花山下,有一个同大山一样胸怀宽广、从容不迫、乐于奉献的人;有一个同菩萨心肠一样善良、乐于施舍、扶危济困的好人,尽自己所能护佑着当地的弱势群体,助力着脱贫攻坚,他的名字叫曾庆新。
小有名气的曾庆新于1974年7月出生于朝阳县瓦房子镇一个普通农民家庭,1998年毕业于朝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数学系,现任朝阳市富民学校校长、天天蔬菜种植有限公司总经理、双塔区第九届人大代表。曾庆新中等身材,两眼炯炯有神,说起话来滔滔不绝;在脱贫攻坚战役中,他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助力百姓脱贫致富,尽情展示一名人民校长、区级人大代表的风采,让生命在决胜脱贫在今朝中绽放了美丽的光彩;他凭一腔热血和诚实守信的人格魅力,赢得了公众的点赞,成为新时代的伟岸男人。
曾庆新所经营的朝阳市天天蔬菜种植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成立于2010年, 系当地的主导产业,位于朝阳市双塔区桃花吐镇上桃村,占地面积1600余亩,分为种植区和养殖区。经过近十年的有效运行和不断发展,建设蔬菜大棚70个,建家禽家畜养殖厂舍4000余平方米,另建有大规模养鱼塘一个,塘内存鱼7万余尾,总投资达8200多万元。目前,公司固定资产累计达到2603万元。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之年,也是脱贫攻坚的决战决胜之年。为进一步更好地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公司决定再投资发展壮大,总投资15.3亿元、占地面积700余亩的天宇生猪养殖项目已经正式启动,该项目建成后,将养殖公猪、母猪、仔猪30余万头。到2020年末,将完成6万平方米的建筑面积,生猪养殖5万头,预计可新增100人次就业安置,有效助力地方经济发展更上一个新的台阶。
报党恩,致富思源;爱百姓,扶贫济困。曾庆新同志胸怀大略,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积极投身光彩事业。他在办学过程中,一直坚持体现公益性办学原则,对很多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采取“减、免、补、包”学费的形式予以资助,实施教育扶贫,使这些孩子实现了求学的梦想,学校也因此深受广大学生的喜爱和向往。据不完全统计,学校在二十多年中,累计资助贫困学生和品学兼优学生的资金达5700余万元。他时刻关注扶贫助困工作,将自己融入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决胜全面小康伟大事业之中。最近几年,他在注重学校和公司自身发展的同时,积极响应国家号召,主动承担起双塔区委、区政府下达的“精准扶贫”任务,并在桃花吐镇内率先采用“党支部+企业+贫困户”的运行模式,优先选聘上桃村、平顶山村、下洼村70余名建档立卡贫困人户人员到公司上岗,解决了他们的就业脱贫问题,使他们的生活水平明显提高。同时,公司还主动帮助贫困农户解决生产技术难题,把技术扶贫要求真正落到实处。
为了充分发挥产业扶贫作用,曾庆新同志大胆创新公司经营模式,从公司成立之初就以土地流转方式建立“家畜家禽产业合作社”,并不断扩大产业规模,同时,在双塔区桃花吐镇上桃村、平顶山村和下洼村累计用工600多人次,带动了建档立卡贫困户实现脱贫。合作社在成立初期共流转土地740亩,涉及农户228户、543口人,其中流转贫困户土地25亩,共10户、31口人,每年可为土地流转贫困户提供流转金21882元。
为使“党支部+企业+贫困户”运行模式在“精准扶贫”中发挥更大作用,曾庆新同志不断扩大产业合作社运行规模。2015年合作社接收朝阳市双塔区桃花吐镇南台村和上桃村贫困户38户、65口人入社,每口人入资500元,年底每人分红375元,总计增收24375元;2016年合作社接收朝阳市双塔区桃花吐镇南台村和平顶山村贫困户91户、233口人入社,每口人入资1376元,年底每人分红400元,总计增收93200元;2017年合作社接收朝阳市双塔区桃花吐镇上桃村和平顶山村贫困户69户、155人入社,每口人入资2375元,年底每人分红800元,总计增收124000元;2018年合作社接收朝阳市双塔区桃花吐镇坤头营村和平顶山村贫困户113户269人入社,每口人入资3750元,年底每人分红1200元,总计增收322800余元;2019年,省级以上专项扶贫资金179万元,投入到朝阳天天蔬菜种植责任有限公司,带动朝阳市双塔区桃花吐镇剩余的223户、392名贫困人口退出,到年底每人分红1000元以上,总计增收548800元左右。据统计,近六年来,公司总计帮扶贫困家庭534户,共1114口人,帮助、帮扶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增收总计达111.32万元。
为加大对建档立卡贫困农户的“精准扶贫”力度,公司于2017年底申请贷款1000万元,新建现代化暖棚30余栋,购进鸡、鸭、鹅3万只,羊300只,新栽果树4000株,并且从2018年起,上述各项新增收入总额每年按3%的比例向朝阳市双塔区政府提取扶贫资金,用于统筹安排建档立卡贫困户的扶贫工作。为扩大公司生产经营规模,增加“精准扶贫”后劲,公司于2019年5月再次申请贷款1000万元,其收益每年按11%的比例提取扶贫资金,仍由区政府用于建档立卡贫困户的扶贫工作。
据统计,天天蔬菜种植责任有限公司,已带动上桃村、南台村、平顶山村、坤头营村277户662人实现稳定脱贫,占脱贫户的33%,脱贫人口的37.1%,累计为贫困户分红54.16万元。2019年,省级以上专项扶贫资金179万,投入到朝阳市天天蔬菜种植责任有限公司,带动双塔区桃花吐镇剩余的所有贫困户及贫困人口退出,人均分红收益1020元。用于巩固全区建档立卡户脱贫成效的省级财政专项扶贫资1000万元也投入到天天蔬菜种植责任有限公司,年收益110万元(用于全区建档立卡贫困户),人均增收144元。2020年,公司承担了全镇建档立卡贫困户340户、608人的代工代养的实体项目。
“请各位领导和同志们放心,我以区人大代表和一名共产党员的身份向大家承诺:坚决保质保量地完成党和政府交给的光荣任务,开弓没有回头箭,冲刺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社会,决不后退半步!”这是2019年市区领导到天天蔬菜种植有限公司视察、调研产业扶贫基地时,曾庆新那慷慨激昂的铮铮誓言。他以顽强的毅力和坚强的意志着实地践行兑现着自己的诺言,做的比说的更加绚丽多姿。截至目前,天天蔬菜种植有限公司带动全镇近50%的贫困户和贫困人口实现稳定脱贫;同时该公司还优先选用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近600人次上岗就业,实现贫困户稳定脱贫,持续增收。
援抗疫,慷慨解囊;献爱心,一腔热血。在今年全国上下万众一心,众志成城,防控新冠病毒疫情阻击战中,朝阳市富民学校积极响应双塔区人大常委会和双塔区桃花吐镇人大主席团的号召,学校党委、校长曾庆新高度重视这次突发公共卫生防疫工作,在教育本校师生、员工严防死守、遵纪守法的同时,本着为政府分忧,为百姓解难,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出真力、做贡献的原则,及时跟双塔区桃花吐镇政府相关部门联系,在获得镇主要领导批准同意与支持协助的前提下,曾庆新安排本校农业基地第一时间筹备10余种,价值5万元的新鲜蔬菜12000斤,按照每份20斤,合成600个标准礼包,于2020年2月11日,用专人专车分别送到了全镇12个行政村的五保户、低保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和一般贫困户家中,受益人口达2400人,确保上述农户在疫情防控期间吃上便捷放心的新鲜蔬菜,为百姓安心在家留守防控,早日取得全民防疫战争胜利提供了有力保障。
建箴言,一针见血;献良策,掷地有声。曾庆新勤于调研,他针对精准扶贫和精准脱贫工作中存在的过度依赖政府、等靠要思想、贫困户内生动力不足、产业扶贫规模小等一些现实问题,提出的“做好政策扶贫。用好、用足、用活上级政策,特别是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积极主动争取省市资金的扶持力度、补充双塔区资金短缺的短板,充分发挥好政策的牵动力量。做好产业扶贫。加大培育扶贫开发龙头企业的力度,千方百计搞好龙头企业与扶贫农户的对接。努力促成扶贫开发产业的转型升级。做好项目扶贫。要注重扶贫开发建设项目的针对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积极引进实施好一批扶贫开发建设项目,同时要包装好和储备好一批扶贫开发建设项目,使扶贫开发建设项目经得起历史和实践的检验。搞好精神扶贫。由区扶贫办牵头,对全区建档立卡贫困户进行发挥自身功能脱贫致富教育,既授之以鱼,又授之以渔。发动村民代表或其他人士,对全区建档立卡贫困户进行民主测评,作为对建档立卡贫困户动态管理的依据。将扶贫与扶智相结合、输血与造血相结合。积极争取劳动就业培训部门和各相关包扶单位,对脱贫劳力开展职业技能培训,保证脱贫家庭至少有一名劳力掌握1—2门实用技术,让脱贫家庭劳力创业有渠道、就业有保障。丰富文体生活,确保脱贫人口生活更多彩。积极推进文体设施建设,组织开展丰富的群众性文体活动,让贫困人员打开智慧的窗户,拥有健康的体魄,激发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对未来美好生活充满向往”等有较高质量的真知灼见,均被当地党委、政府和上级扶贫部门采纳。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阳光总在风雨后,付出总有回报,有耕耘,才有收获。由于公司扶贫工作成效显著,公司被朝阳市委、市政府授予2017年度“脱贫攻坚先进集体”;被朝阳市双塔区委、区政府授予2018年度“脱贫攻坚先进集体”;公司党支部于2018年7月被中共朝阳市双塔区委评为“先进党支部”。曾庆新本人被朝阳市双塔区人大常委会授予优秀人大代表荣誉称号。
陶行知先生说过:“校长是一个学校的灵魂”。富民学校的发展、壮大,得益于一个好的领头人。曾庆新校长,以其大胸怀,大气魄,大智慧、大手笔,审时度势,高瞻引领,统揽全局,科学谋划,在他的带领下,通过三个“三年规划”的制定和实施,使富民学校得到迅速崛起,并驶入了民办教育发展的快车道。近几年,随着国家和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对基础教育招生相关政策的改革与调整,又为民办学校创造了极其有利的发展环境,因此,学校近几年招生数量大幅度上升,并且在同类学校中遥遥领先,到2018年,学校已增至70多个教学班,在校生超过了4000人。由于办学成效显著,学校先后获得了省级民办教育先进单位,市级先进党组织、校园安全先进单位等诸多荣誉称号。
二十年是一幅绝美的丹青水墨,二十年是一首壮丽的战歌史诗。二十多年来,富民学校在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下,已经由当初的一棵弱小树苗长成如今的参天大树;二十多年来,在“自主办学、自主招生、自主管理”原则指导下,一所不花国家一分钱的民办学校,已逐步显现出其勃勃生机;二十多年来,一个生长在辽西大山里的平民后生,把“为民办学,为国育人”的人生理想发挥到了极致。现在,我们可以自豪地说,富民学校兑现了最初向社会作出的“让学生成才,让家长满意,让社会放心”的承诺。用心血和汗水,实现了学校、公司发展和承担脱贫攻坚社会责任的双赢。
“没有党和政府的好政策,就没有民办教育的春天,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我们要学会感恩,感恩祖国、感恩人民、感恩新时代。”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曾庆新校长经常用这句朴实无华的话语教育全体师生。在新的历史时期,在新时代,全体富民人在曾庆新校长的带领下,奋发图强,砥砺前行,在艰辛和困难面前不退缩,在成绩与鲜花面前不骄傲,他们也决心要以昂扬的斗志,坚定的信心和百倍的努力,不断开启民办教育事业发展的新篇章,绽放一名区级人大代表的绚丽光彩。
岁月如歌,历史的高铁,已经将我们载入了充满希望和挑战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新时代赋予新使命,新使命呼唤新作为。曾庆新和他的团队,有决心、有信心,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求真务实、满腔热忱的工作态度,心无旁骛地办好让家长满意、让学生成才、让社会认可的教育,全力履行好一名区人大代表的职责,以“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志气,以滚石上山、爬坡过坎的锐气,以披荆斩棘、砥砺前行的勇气,不付组织的重托,不付韶华,不改初心,不辱使命,为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为决胜全面小康社会,为实施好乡村振兴战略,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向党和人民交上一份优秀的答卷!
毋庸置疑,伟大的中华民族,正是由千千万万个像曾庆新这样的有智慧、有道德、有奉献精神的普通劳动者,一砖一瓦地建设着共和国的大厦,他们永葆一名共产党员的风骨和崇高信仰的底色,他们在脱贫攻坚的道路上披星戴月,废寝忘食,兢兢业业,倾洒汗水。我们有理由深信:建党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小康路上不落一户、不落一人的宏伟目标就一定能够如期实现!
(朝阳市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征文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