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精品转载 > 散文 > 行走“天下第一关”
2021-10-30 11:39:30 

行走“天下第一关”


李 娜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大概是受了纳兰性德《长相思》的指引,我同友人从辽西小城驱车直奔山海关。
        山海关,又称榆关、渝关、临闾关,位于河北省秦皇岛市,自古便是连接东北与华北的咽喉要地。“两京锁钥无双地,万里长城第一关。”明清以来,人们习惯称山海关以西地区为“关内”,相对的东北地区为“关外”。 如今时代变迁,交通发达,“关内”同“关外”的界限渐趋模糊,也才让我们的心之所向,得以成行。
        时值夏末,北方的天气还是有些闷热。小车左转右弯,过大桥,穿团雾,一路疾驰。交通娱乐广播里播放着《随遇而安》的曲子,为旅途增添了一份清凉与惬意。300余公里,5个多小时,终见“天下第一关”真容。
        走近它,城门一隅那一排沧桑的酒坛和满地碎裂的瓷碗,令人顿生一股豪气。真想痛痛快快地饮几碗闯关酒,亲自见证传说中的“摔碗一上手,山都抖一抖!”
        仰望雄关,碧瓦青砖,斗拱飞檐,蔚为壮观。青灰的城墙于无垠的原野蜿蜒伸展,大有舍我其谁的气势。更令人心生敬畏的是,在古城墙的缝隙里,几株不知名的小草,色泽油碧,葳葳蕤蕤,在风中摇曳,欲与天公试比高!
        正门之上,“天下第一关”巨匾高悬,笔力苍劲遒健,与城楼风格浑然一体。只是,匾上并未留下落款。关于题匾之人,亦是众说纷纭。听一位当地的老人讲,此匾由萧显所题。当年萧显大笔挥毫之后,叫人将巨匾挂上城楼,却发现“下”字少了一点。正当围观者议论纷纷之际,萧显抓起一块麻布,揉成一团,沾上墨汁,往上奋力一抛,恰好就打到了点儿的位置上。明知传说的真实性有待考证,但见老人笃定的神情和深邃的目光,我选择了相信。
        沿石阶登临关楼,举目四望,庞大的关隘城防体系尽收眼底。雄关构筑严谨,布局巧妙,前防后卫,此呼彼应。护城河外,草木丛生,蓊郁阴翳,却也心甘情愿地臣服在雄关的脚下,生生世世,岁岁年年。我学着长矛手的样子,双腿弓步,左手在前微微弯曲,右手在后高高扬起,仿佛自己便是那“人在城在”的守城士兵,目光锐利、坚如磐石。友人,则学着弓弩手的样子,手臂上的肌肉绷得紧紧的,眉眼之间,尽是“威武不能屈”的倔强。
        山海关,是山之关,亦是海之关。它北倚燕山,南连渤海,紧紧环护着雄关背后辽阔的中原腹地。山衬着海,一碧千里,苍波无际;海托着山,峰峦高耸,簪云穿雾。行于砖铺马道上,抚摸着城楼上的青砖,凝望着宽阔的城道,一幅幅画卷展现在眼前:秦的军队,唐的兵阵,明的大纛。恍惚间,我似乎听到了箭镞呼啸、战马嘶鸣,我仿佛看到了刀光剑影、烽火狼烟……原来,登高不但能望远,还可遥想从前。
        返程途中,彤云密布、雷鸣电闪,迷蒙的烟雨如潇潇帘幕落在车窗上,根本看不清路况。一时间,高速上大大小小的车辆,都打着双闪、鸣着喇叭以龟速前行。不过,我们丝毫也不畏惧。人生不正是如此吗?山一程,水一程,风风雨雨又一程。
                                       原载《《人民代表报》2021年7月15日
 





朝阳作家网简介 | 管理人员名单 | 投稿须知 | 联系方式 |
主办单位:朝阳市作家协会 版权所有 Copy right by www.chaoyangzjw.com
地址:朝阳市文化路三段4号 联系电话:0421-3605066 | 辽ICP备16005362号-1
朝阳市网站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