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耘之始,春华之启。耕耘之勤,秋实之丰。每一次春天到来,人们都会情不自禁地想到耕耘二字。耕耘是春天最具魅力的词语,因为人们把一年播种的希望,收获的期待,都寄托于耕耘。
2022年的春天大幕开启之际,寄情耕耘说收获的同时,我想到了乐耕——朝阳市政协原常务副主席华玉玺先生。他既从政为官,也笔走文坛;既心系一方,也衷情文章。他从政时,以公文写作见长,写讲话、写文章,写得是思路,写得是韬略,写得是才华底蕴,精思妙语。他凭一支秀笔,跻身朝阳地委写作班子。从此,地委大院彻夜不熄的灯光下,出现一个不知疲倦的身影。日月轮转,机构变换,他勤奋的身影不变,很快适应了从县级公文到地市级公文的跨跃,公认为朝阳市政务系统的第一支笔。朝阳地委、朝阳市委时任最高首长的讲话,大都出自他的笔下。凭借刀笔之功,他平步直上,跨入市委核心决策层,成为主管政务的大管家——市委常委、秘书长,市政协党组副书记、常务副主席。这样的辉煌、这样的成就,是他勤奋耕耘换来的一份收获。按理说,写到这个份上,也算功德圆满,该封箱收笔,尽享尊福了。可是,耕耘在他那里,已经成为一种习惯。一日不耕,心觉虚幻。一月不耘,意闲情倦。虽然政务繁忙,他还是放不下手中的笔。他的昂扬气势,敏捷的灵感,精妙的才思,唯有从手中的笔端才能释放。忙完一天的政务,夜深人静时,书房的灯光,依旧彻夜不熄。耕耘之役,开始向文坛发力。他相继写下长篇报告文学《惊涛卷起千堆雪》、诗集《行吟集》《雅望集》、散文集《春风随想曲》《掌声唤起的回忆》、小说《父亲的那段日子》、杂文集《细语谈》、政论集《文论选录》、新闻报道集《报章存墨》。他凭这累累硕果的实力,荣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辽宁省作家协会顾问、国家一级作家,得到很多文学大家、名人及领导的支持与赞许,刘白羽、范敬宜、高洪波为其作序,贺敬之、魏巍、王充闾为其题写书名并题辞,贺敬之题辞:“登高望新境,日出升我思”,王充闾题辞:“为文为政两从容,妙绪捷思尽意中。眼界胸襟关健笔,成功三昧古今同。”闻世震亲笔书赠字画:“人雅文逸”。
他用公文,筑起了他的人生高度,用散文、诗歌、报告文学,拓展了人生长度。他于2007年从市级领导岗位尚未退下,就被朝阳文学界推举至朝阳市作家协会主席的位置。虽然这是一个没有职级的头衔,但却是一个被仰望的角色。朝阳文学界英才林立,文光灿烂。登上作家协会主席的宝座,既要有统领一方文坛的领袖能力,还要有响誉一方文坛的名家才气。他带着朝阳文坛从未有过的期待,走马上任了。他知道,文坛不比官场,文坛是靠作品说话的地方。官场曾经的辉煌,不能给文坛增添亮色,只有用文坛的绚丽,才能给文坛带来希望。深谙耕耘之道,懂得耕耘之趣的他,重立耕耘之志,启用笔名乐耕,昭示自己,愿意在文坛成为一名永不懈怡的耕耘者。
乐耕勤耘春色起。文坛是个百花园,要逢春而耕,知坛而耘。他在想,一人而耕,只能一花放,众人而耕,方能花满园。于是,他便率作协领导班子开园拓圃,先后创办《作家天地》、《燕都文艺》两种文学期刊。给众多文学创作者,以乐耕播种、开花展秀的机会。他还开辟文学丛书编辑平台,将进入新世纪的朝阳文学创作成果进行集中编撰。《朝阳新世纪散文选》、《朝阳新世纪诗歌选》、《朝阳新世纪小说选》、《朝阳新世纪文学评论选》、《朝阳新世纪名家名作选》、《朝阳作家名典》、《高举旗帜的人们——朝阳报告文学选》、《岁月情缘——纪念朝阳日报创刊五十年文选》、《朝阳美丽传说》、《朝阳美丽乡村》、《朝阳追梦》。每一部书,都是一坛盛开的鲜花。十一部书,呈现的是朝阳文坛的百花灿烂。
许多优秀作品,如同开在深山的花朵,几乎没有面世受人赏识的机会。这些书籍的编辑出版,给了他们绽放的机会,从山乡荒地,开到百花园中。许多不出名的作家,实现了著书立说的心愿,自己创作的文章,载入厚厚的丛书中,流芳传世。
这样的举措,让更多的朝阳作家在文坛崭露头角。这样的成就,让朝阳文学界声名鹊起。这样的辉煌,让朝阳的文学星空愈加夺目绚丽。
乐耕勤耘秋丰硕。乐耕不疲,勤耘不辍。走向文坛的他,把乐耕的志趣,融会到生活的每一天。退出主席位置后,创作仍然是他生活的主基调。他纵笔抒情咏怀,弄墨畅达胸襟,写感悟、写体会、写人生,出版纪实文集《推窗》。
最显才情的是,他书写的曲苑词文。各种文体,各样曲牌,他写起来都是信手拈来,得心应手。作为朝阳市老年艺术团顾问,每年都会为艺术团创作提供一批反映现实生活的曲艺作品。先后创作的曲艺作品:如朗诵诗《起航朝阳》,京东大鼓词《老俩口点赞161》,表演唱词《逛朝阳》,歌词《我爱朝阳》、《我们为朝阳放歌》,音舞快板词《站起富起强起来》,群体快板词《东风劲吹凌河岸》,快板联唱词《燕都儿女抗疫赞》,群体音乐快板词《百年赞》,相声词《茅五剑》,三句半词《民族味道就是好》、《我们的群众艺术团》,情景剧剧本《社区赞歌》。他创作的词曲体裁多样,几乎涉猎所有的曲艺形式。这些曲艺唱词,都是讲朝阳故事,抒发朝阳热爱之情,赞颂朝阳发展之作。语言生动诙谐,内涵丰富多彩。虽为老调新词,但亦喜闻乐见。在朝阳舞台上演出后,产生很大轰动效应。此前很多人都知道他是官员、作家,原来他还是一位艺苑词曲大家,引来一片喝彩声。
乐耕勤耘惠人多。乐耕之情,勤耘之意。立德及他,授人以惠。无论是在担任朝阳市作家协会主席期间,还是担任省、市作家协会顾问时,他始终是文学百花园的耕耘者、守护人。他的心始终没有离开朝阳的文学这块芳草地。不是尽耕耘浇水之责,就是展垦拓施肥之功。
开篇作序,赠语留香。每逢有人出书,凡是求他题词作序的,他总是来者不拒。农民工作家郭起民,是一位建筑工。当他把《盛开的晚菊》诗稿交给他时,他说:郭起民是物质和精神财富产品兼具的创造者,给这样一位农民工诗人的诗集写序,是职责所在,是必须的。他欣然提笔作序《盛开晚菊更芬芳》。辽宁作家协会会员贾文英,为纪念《人民日报》总编辑范敬宜先生,编辑了一部《范敬宜在建昌的日子里》,特意从外地赶来求他作序。作为范敬宜的老朋友他当即允诺,写下《悠悠凌水诉真情》序言。出于敬佩和欣赏,许多老同志、老文友出书,都请他作序。营口市人大常委会原主任韩中贵著《岁月留痕》,他写的序言——《脚踏实地的足印》;朝阳市政府原副秘书长赵瑞著《笑拈红缟——战国红文化探研》,他写的序言——《繁华褪尽心犹红》;朝阳老诗人《王占元诗词选》,他写的序言——《金秋诗情达碧霄》;朝阳市作协副主席李天龙文集《山水情缘》、诗词《草堂吟梦》,他写的序言——《潇潇洒洒写人生》。在他的书橱里,还能从以下书中读到他写的序言:李秀芳文集《一路风景》,黄致月文集《笔致》,王劲松文集《安史之乱探新》,郭元斗诗集《丹枫集》、《枊燕集》,管文华《朝阳名寺》,孟昭凯《诗词艺术创新之管见》,《任芳文书法作品集》,孙荣春《文心剑胆》,《伏青秀文集》。除了序言外,还写了许多点评、感言类书评:从陈玉民《中华诗词畅想录》、张月英《月光的声音》、杜成佐《童心七彩梦》文集中都能读到。在这里尤其应当提到的是,辽宁省政协原主席孙奇《孙奇日记——朝阳地委工作八年纪事》出版后,他感怀在心,写下《永矗心中的丰碑》。还有很多,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他成了序言专业户。他知道这些序言书评里,有一份信任,有一份情感,更有一份责任。
开坛荐才,推举新人。他鼓励朝阳作家走出去,让作品到更多的期刊去发表,让作家到更火热的生活里去体验。一时间,朝阳文学创作形成一种井喷现象。作家个人出版的著作和发表的作品数量,居全省14个市之首。全国百位农民作家百部作品评选中,辽宁省共有5部作品入选,朝阳市入选作品占了4部。在他担当朝阳市作协主席任内,市级作协会员由原来的261人,发展到402人。全国作协会员增加到15人,辽宁省作协会员增加到110人。
夕阳放彩增光色,乐耕勤耘著华章。夕阳放彩,余辉满天。他以乐耕之志,勤耘之功,让十五年的退休生涯,呈现人生第二次青春。作协主席、顾问,这个职位,不足以概括他的贡献与成就,但能彰显其独到的作为和魅力。这个职务,是他与文学结缘、与作家为伍的一种机遇,是他立足文坛、开拓创新的一种尝试,也是他乐耕勤耘、展现智慧的一种岁月。他没有辜负这种历史的选择与期遇,用沉甸甸的收获,留下人生一段辉煌——朝阳文学战线的领军人物,一面旗帜。
作家乐耕,以及一个留有他辉煌业绩的作协时代,将在历史的时空中定格,成为一种记忆,一种永恒。
[作者简介]:陈玉民,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辽宁省陶瓷行业协会名誉会长,朝阳市作家协会顾问,朝阳市诗词协会顾问,朝阳市古生物化石协会顾问。曾任朝阳市委副秘书长等职务。先后结集出版了散文集《文心览胜》《中华成语沉思录》《中华诗词畅想录》《古都风韵》《中华名胜诗韵录》等五部文学专著。